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读胡锦涛同志登在《求是》杂志的年度开篇,有个感觉,总书记非常强调科学。今年和去年的《求是》杂志1月1日文章,因为本是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讲话,自然“党”提得很多,共计206次。但“科学”也提到了39次。比起其他提到较多的词,比如提了19次的“人民”,提到“科学”的次数是其两倍。

这也是当代大趋势。美国去年出版了一本书,《科学就是文化》(Science Is Culture),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社会学家、小说家在书中对谈科学对文化的影响。他们说,到了今天,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包括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谈话。科学和当代整体文化已经无法分列。

笔者很同意他们的观点,这里另举一个攸关性命的例子。

西方国家正进入老龄社会。而在我国,人均寿命也已极大提高。老年人的一大敌手是癌症。即使中年人,也会有陪着罹癌长辈上医院的可能。对付癌症的一个主要手段,是放射性治疗。应该有很多人对这个可能进入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感兴趣:高能射线为什么可以杀死癌细胞?——说起来,其中的科学可多了。

曾经听过美国专家的一次演讲。专家说,高能射线可以将细胞里的水分子分解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两者都能夺取邻近DNA上联接碱基对的氢键,合成氢分子或水分子。但DNA是双螺旋结构,如果一条链上丢失了某个碱基,假设为嘌呤碱基,DNA可以根据另一条链上配对的嘧啶碱基,转瞬间自我修复。但是有两种情况,DNA无法修复,将导致细胞死亡。一种情况是两条链在同一处同时受损害。不过,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是一样的。另一种情况是细胞正处于分裂过程,DNA的双链正好解开。而癌细胞是生长失去控制的细胞,分裂起来比正常细胞快得多,高能射线打断癌细胞DNA氢键的概率远高于正常细胞,这就达到了大量杀死癌细胞但争取少杀正常细胞的目的。

看看专家谈到多少科学。高能射线——来自放射性同位素或使用高能X光——这是物理;氢键和碱基,这是化学;DNA双螺旋结构,这是生物;概率则是数学概念。你要基本掌握中学里数理化生四门大课的知识,才能定性地理解高能射线如何杀死癌细胞。

不过我国现在文理分科,专家的演讲,对那些没受过足够数理化生教育的文科生,或许有些难解。大众听着可能更困难,中国科普协会所作的第八次全国科学素质调查发现,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是3.27%。

说到科普,顺便给新闻出版总署的老爷们扫扫盲。老爷们《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新出政发【2010】11号)指示:“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笔者知道CCTV是肯定可用的,DNA行不行就不知道了。不过DNA是复制和传递生命信息的,个人觉得比CCTV更本质。但还是按老爷们的规定注释一下吧:DNA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法是脱氧核糖核酸。

只是笔者仍有疑虑。数学和科学书籍——包括科普读物——里面的外文缩写多了,如果每一个都要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注释,会不会阻碍阅读的流畅,进而阻碍到作者们具体落实总书记对科学的强调?

专家讲了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的原理。因为这是个概率问题,高能射线并不能杀绝癌细胞,只能将癌细胞的数量降下来,让身体的免疫系统有力量消灭其残余。了解了这个道理,得了癌症后也要心胸宽广,精神乐观,让免疫系统不必应付负面情绪带来的体内不良反应,可以全力攻打癌细胞。这是讲科学后的养生之道。

笔者问专家:如果免疫系统太弱,比如高龄老人,那怎么办?专家立即开始抱怨美国政府的官僚主义。他说,有一种针,很贵,几个cc(敬请新闻出版总署原谅,人人打过针,这里懒得注释了)要八千美金,注射后会吸收入骨髓,帮助制造白血球。因为贵,政府规定只能在指定医院注射,不能在病人家里使用,否则医疗保险不埋单。结果一些没有私家车的穷人,只能拖着病躯,转乘公车而来,好辛苦。

专家问笔者:中国如何处理这类情形?笔者说:再穷的人也能打这么贵的针,那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事;中国还在初级阶段,政府不负担。而且中国多两个附加问题。一是能用这类药的高官富人,因为不懂科学,不管是否必要,他们都会要求医生开方子,造成浪费。二是需要却用不起的人,因为不懂科学,他们会求助各类“神仙”(张悟本、刘逢军之流),迷信那些奇谈偏方(红菌茶、绿豆汤之类)。

话题:



0

推荐

吴澧

吴澧

190篇文章 4年前更新

专业外语,职业外事。苟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媒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