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一百周年。不过,外交圈之外,很少人知道,今年也是美国当代外交泰斗乔治·凯南诞生一百一十周年。好在《凯南日记》(The Kennan Diaries)今年出版了,大佬纷纷写书评,多少也算个纪念。

凯南的出名,始于一封外交电报。二战结束后,很多美国人不理解苏联的行为:不是战争中的盟友吗,为什么胜利后处处闹憋扭?1946年初,美国财政部要求国务院给个解释:为什么苏联反对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任公使的凯南,写了封电报作回答。翌年,凯南将这封电报浓缩修改,发表于《外交事务》杂志。文章建议“遏制”(Containment)苏联。 当时美国有很多人反对:不能这样对待盟友嘛。著名时评家沃尔特·李普曼写了一系列文章批评凯南,说这样就相当于对苏“冷战”(Cold War)——这词从此进入史册。

虽然凯南被称为遏制政策的总设计师,他实际上却是“鸽派”。他说的“遏制”,其实指政治上的竞争。遏制政策后来在实践中发展为军事上的遏制,并非凯南本意。他晚年曾说,他当时应该选一个比“遏制”更合适的词。也是在晚年,1997年初,凯南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激烈反对克林顿总统的北约东扩政策,题目就叫“致命错误”。他认为这是不必要地刺激俄罗斯。在他的幕后“煽动”下,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孙女——艾森豪威尔也是北约盟军第一任总指挥——召集了四十多名政界、军界要员,既有民主党也有共和党,以公开信形式进谏克林顿,要求停止东扩。第二年,美国参议院批准了北约东扩协议,凯南对采访的记者感叹:这是第二次冷战的开始。

到了今年的乌克兰危机,当初北约东扩时的辩论,又给翻出来,继续辩下去:虽然凯南已经作古,他的遗言是否正在显灵?

凯南反对北约东扩之类军事遏制,是因为他觉得,作为民主国家,美国有反对秘密外交、对外事务皆向民众公开的传统,但美国民众并不具备理解外交微妙的能力。美国人最感兴趣的是追求幸福生活,对他国国情不但懵然无知,而且没有兴趣去了解。他们出不了好主意,也没能力选择合适的政策。如果一切向民众公开,至少向代表人民的国会公开,军事遏制必然伴有的秘密外交谈判就无法进行。美国还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家的事,与对方在政治上比比谁的制度更优越。比如废除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法律条文,减少对方反美宣传的口实。这倒也符合华夏古典智慧。正如《孙子》所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做好自家的事,让对方没有可趁之机,然后等待对方犯错误。

凯南2005年去世时,有评家说道:凯南的“遏制”,既是遏制苏联的扩张;又是遏制美国的自以为是和用力过度(比如2003年入侵伊拉克)。

美国虽然赢了冷战,但二战后历届美国总统,都有被苏联在外交上和军事上搞得灰头土脸的时刻。杜鲁门任内,苏联在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搞政变,推翻民选政府;艾森豪威尔任内,苏联出兵匈牙利,推翻意图改革的纳吉政府;肯尼迪任内,苏联建筑了柏林墙;约翰逊任内,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推翻意图改革的杜布切克政府;尼克松任内,苏联与印度签署友好互助条约,支持印度肢解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在南亚大陆完胜美国;卡特任内,苏联入侵阿富汗;里根任内,苏联资助古巴派遣黑人部队,深入非洲腹地,与美国大打代理人战争。即使通常认为美国占了上风的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实质上苏联并不吃亏:苏联从古巴撤出针对美国的导弹,换来美国从土耳其撤出针对苏联的导弹;而且美国总统口头保证不会入侵古巴,历届美国政府都遵守了这一承诺。

苏联全面对抗美国的同时,还有余力与中国在边境多次冲突(题头图: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时,苏联报纸上的中方战死士兵照片)。

既然苏联如此剽悍,为何他们输了冷战?帝国崩溃通常从边缘开始,苏联解体也是始于卫星国的脱轨。东欧巨变后,笔者公干路过,在各国都见到人们向西一指,愤愤地说:我们本来可以跟他们一样的!二战后的捷克斯洛伐克民选政府,政治上小心翼翼追随苏联,他们只是想参加马歇尔计划,弄点钱来早日恢复经济,就被苏联搞掉了。虽说东欧诸国即使当年参加了马歇尔计划,以后进而加入欧洲共同体,也不能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一定与西欧相近,但苏联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就只能承担他们的民族怨恨了。

凯南也是制订马歇尔计划的几位主谋之一。他预料到美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玩不过苏联,但追求幸福生活,这是美国的强项。外交自有大道,并不是弄些计谋就能最终制胜的。

今年的乌克兰危机,肇因也只是乌克兰政府想加入欧盟,弄点钱来快速提升经济。普京声称他两小时就可以占领基辅,或许吧。但占领之后呢?或许,二十年之后,乌克兰人会向西边的波兰一指:我们本来可以跟他们一样的!

(本文平装版已于16日见报;这里发的精装版,略加了几句)

 

话题:



0

推荐

吴澧

吴澧

190篇文章 4年前更新

专业外语,职业外事。苟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媒体。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