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美国海豹突击在巴基斯坦军人聚居的小镇阿伯塔巴德击毙国际头号恐怖分子乌萨马·本·拉登,让世人再次聚焦巴基斯坦与恐怖主义的尴尬关联。追根溯源,巴基斯坦成为恐怖分子的活跃地区,根源出与印度的领土争端。

以揭露“水门事件”出名的前《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去年写了本新书,《奥巴马的战争》(Obama's War), 描写奥巴马增兵阿富汗的犹豫而冗长的决策过程。书中说,美国政府一直试图推动巴基斯坦投入更多资源加强反恐;而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虽然妻子贝娜齐尔·布托在2007年死于“基地”组织制造的爆炸事件,他却推不动强势的军方——巴基斯坦军方全心全意关注的是印度。最后,白宫说:好吧,就这样,你们继续做你们的巴基斯坦人,但我们也必须做我们的美国人。

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请巴基斯坦驻美大使吃饭。餐桌上,大使掏出一份军方开列的清单。盖茨划掉了海军反潜侦察机等用在南方海面、明显针对印度的项目,表示其他的好商量。美国满足巴基斯坦的军援要求,提供比印度军队装备好一些的武器;巴基斯坦则默许美国中情局和军方在与阿富汗交界地区权宜行动。巴基斯坦一次就批给中情局几百个签证。中情局在地面的人多了,收集到的情报就多,无人飞机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袭击也大大增加。中情局这次布置在阿伯塔巴德的监视人员,大概就是利用巴基斯坦批发的签证进入该地区的。

巴基斯坦军方则转过眼去,还是盯着印度这个老冤家。横在两国之间的,就是所谓的克什米尔领土争端。国人一般对克什米尔所知甚少,其实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热点地区之一。沿着那条高山苦寒的停火线,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驻有二、三十万大军(题头图:克什米尔女民兵)。虽说平时冻病减员远多于战斗伤亡,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于1998年5月先后成功试爆核弹之后,这里一旦燃起烽火,却可能引发热核战争。

克什米尔上一次严重冲突,距今不过十二年。1999年5月,巴基斯坦军队和克什米尔穆司令游击队越过停火线,渗入印度一边的卡吉尔(Kargil)地区。印度军队在6月开始反击。两国间的冲突,要劳动美国总统克林顿出面斡旋。他在2000年3月下旬先后访问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试图拔掉两国间的“核引信”。而这两个克什米尔争端老对头的最新停火协议,生效时间不过是八年前的2003年11月26日。

克什米尔问题的源头,在于1947年的印巴分治。当时印度次大陆有不少承认英国宗主权的小王国,克什米尔是其中之一。穆司令决定独立建国(巴基斯坦)后,这些小王国可以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别的王国都很快作出了决定,只有克什米尔情况比较特殊。土王信印度教,但臣民多为穆司令,考虑到加入哪边都会增添内部麻烦,土王希望保持独立。该年8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宣布独立建国。10月,不耐烦的巴基斯坦派遣相邻地区的部落武装侵入克什米尔。土王逃到新德里,签署了将克什米尔归并印度的协议。印度军队立即空降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打退部落武装,占领了克什米尔半壁江山。后来,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受联合国调停,双方军队在1948年的最后一天停火。

因为有当时克什米尔法定统治者的签字,印度政府坚持认为,整个克什米尔都是印度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这一问题甚至与中国有关,因为印度眼里的整个克什米尔,还包括了占地三万三千平方公里的新疆阿克塞钦地区,这就是所谓的中印边界西段问题。中国和巴基斯坦在1963年签署的边界条约,实际上划定的是中国与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部分之间的条约,印度在法理上是不承认的。

五十年代,我国外交还在摸索阶段,很多做法与国际脱轨。对其他国家复杂的内部情势,了解也很有限。对于印巴争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镇府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的恶果,账要算在新旧帝国主义头上。当时中国曾向印度建议:印度承认中国对阿克塞钦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作为交换,中国承认印度对藏南地区九万多平方公里(这一地区的争执就是所谓的中印边界东段问题)的实际控制权,以此为基础解决边界问题。从中国一边讲,取三万弃九万,应该说条件很慷慨。阿克塞钦是不能放弃的,新藏公路通过那里。从新疆进入西藏西部,比从西藏本土过去要容易,新藏公路对控制后藏地区有重要战略意义。但是,从印度一边讲,克什米尔是一个人心不稳的邦,如果出让克什米尔的“领土”,势必增强当地民众反印情绪。

中国与巴基斯坦划分边界时,作了一些让步,比如把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的一半划给了巴基斯坦。然后中国对印度说:看,我们能和巴基斯坦解决边界问题,可见我们是有诚意的。但是,如果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部分在划界时占了便宜,印度就更觉得要为自己控制的克什米尔部分争领土了。

2005年4月,鲍家文宗理访问印度期间,双方签署了《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协议》。大的框架是有了,但是中印边界问题牵涉到纠印巴两国缠了六十年的克什米尔老大难,离开最后解决仍是遥遥无期。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了克什米尔在1948年、1965年和1971年打了三次仗。现在的克什米尔局势,主要承续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而来。

印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首相英迪拉·甘地初登大宝,就遇到因为西巴基斯坦(今巴基斯坦)军人政府对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民众的镇压而导致的两巴内战,数百万孟加拉难民潮水般涌入印度。英迪拉旋风式访问美国和苏联,先跟白宫缓和关系,争取美国中立;再和苏联签了友好互助条约,钳制了可能帮助巴基斯坦的中国。然后她首创“人道干涉”旗号,堵住西方国家的嘴,以解救孟加拉难民的名义进军孟加拉,肢解生死冤家巴基斯坦。

革命同志和爱国青年总以为“人道干涉”是美国的发明,那是把老美想得太伟大了,似乎每一种新思想都来自华盛顿——这大概是崇美恐美的另一种形式。其实,美国这个国际大警长,很多时候也是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别国的口号拿过来,再用到别别国身上去。

中国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时,曾经进兵锡金(当时是独立王国,现被印度并吞,这一带的领土争执,就是所谓的中印边界中段问题)边界,勒令印军在三天内撤出边界据点(印度服从了),算是给了老朋友巴基斯坦一点援助。到这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国紊化大革命元气大伤,只能站在旁边叫叫口号了。

印度海军击沉巴基斯坦舰队,封掉了巴基斯坦的军火和汽油来路后,西巴已经打不下去。在这容易头脑发热的完胜时刻,英迪拉冷静撤兵,只要求巴基斯坦同意,任何第三方不得插手克什米尔。联合国安理会决议47号(1948年4月21日)首次提出由克什米尔人公投决定归属哪一边,这是后来安理会一连串克什米尔决议的基础。如果印巴两国都不允许包括联合国在内的第三方在克什米尔组织公正的投票,这些决议的灵魂就被抽空了。

除此之外,印度还将克什米尔停火线向巴基斯坦方向推进了一些,多占了一点土地。

与英迪拉·甘地签订这一城下之盟的巴方总统,就是战败时分临危受命的贝娜齐尔·布托的父亲勒菲卡尔·阿里·布托。他和周恩来总理是好朋友。

当时中国仍在联合国大骂:印巴分治是英帝国的阴谋,现在的战争则是受了美苏两霸的挑拨,等等,反正惟西方是问。安理会各国听了,大眼瞪小眼,不知道红朝抽什么疯。连这种“革命外交”的创始人毛择东都听不下去,批评是“书生办外交”:印度已经兵临城下,当务之急是为巴基斯坦争取尽可能好的求和条款,还有工夫骂人?

英迪拉·甘地的运筹帷幄,如今已是外交经典。

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印度固然横霸,但巴基斯坦也并非无辜。印度至少还考虑到克什米尔居民以穆司令为主,有所顾忌,制订了禁止外邦人在克什米尔收购土地的规定。巴基斯坦则鼓励外人移民克什米尔,如果真要和平解决进行公投,谁有投票资格就是一个大问题。

印度堵塞了通过联合国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道路后,巴基斯坦另辟蹊径,在自己控制的克什米尔部分建立了训练营,开始训练来自印度控制部分的穆司令反抗分子。英迪拉·甘地的辉煌胜利,从此转化为克什米尔和印度的无穷麻烦,比如2008年的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近年来斯利那加和新德里的多桩爆炸和恐怖袭击事件。

不过,克什米尔于印度,也就是麻烦而已;而巴基斯坦已经因为克什米尔遭人分解过一次,这之后三十多年,又为了跟印度作对,卷入种种纷争,从未有机会休生养息。满国的激愤情绪,又为“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提供了生存的热土。如此继续下去,实在国命堪忧。

话题:



0

推荐

吴澧

吴澧

190篇文章 4年前更新

专业外语,职业外事。苟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媒体。

文章